扬州网讯 (本报特派记者 王晖军 陈跃 ) 一个是当时的都城,一个是昔日经济大都会扬州,一条运河连接两座名城。
洛阳,是本报“中粮蒸谷米扬州炒饭文化解码之旅”必来的城市。在这里,我们要解码扬州炒饭的“宫廷血统”之谜。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开挖了自扬州向东北,经射阳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邗沟。引长江水入淮河,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河流,全长170公里,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公元604年,杨广离开京都长安,到洛阳考察。605年下令着手两项重大工程:一是将洛阳定为都城;二是征调民工百万,由杰出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开凿大运河,联通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我们在洛阳新区永泰街考察了一处隋唐水利设施遗址,其科学治水的布局让人赞叹。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行幸扬州。为什么会选择去扬州?隋炀帝杨广原先的身份是晋王,曾以扬州总管的职务驻守扬州十年,所以登基后才会“直把芜城作帝家”。
“金裹银”验证宫廷血统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王朝,这里是十三朝故都,建都时间长达1500年,在此生活的帝王达百位之多。可以用三个‘最’来形容,即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定都帝王最多。”对洛阳历史颇有研究的学者徐金星这样形容洛阳。他说,谈饮食文化,不可不到洛阳,不可不提及伊尹,这位商代第一个宰相,规范了当时国都(洛阳附近的偃师)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被后人誉为“中国烹饪之祖”。所以说洛阳有三绝:牡丹、龙门石窟、洛阳水席,作为餐饮的水席被列入其中,可见一斑。
“中粮蒸谷米扬州炒饭文化解码之旅”在洛阳的行程,首站就聚焦越国公杨素。因为,在扬州炒饭申报非遗的文本里这样表述:隋代,越国公杨素创制了碎金饭(即鸡蛋炒饭)。隋炀帝尚食直长谢讽著《食经》,开列53道菜肴,其中就有碎金饭。
杨素是炀帝的叔叔,官高位显,他是洛阳城的建设总指挥,规模宏大的洛阳城就由他规划营建,城内许多大道的宽度超过百米。位于洛阳正南门的定鼎门大街,宽达105米。“当时京城里坊纵横整齐,杨素一人就居住了范围很大的积德坊。”洛阳大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李永强指着示意图介绍说,“当时的洛阳有丰都市、通远市、大同市三大市场,每个市场之间都有水渠相连,国际闻名。”
洛阳饮食文化专家张元纯是著名饮食小说《真不同》的作者,他列举《隋唐遗馔录》一书的记载介绍说,由于洛阳有含嘉仓等大型储粮之地,粮食供应充足,皇亲大臣们很容易吃到江淮的贡米(那时就叫“南米”)。炀帝出生北方,更喜欢面食,认为吃米饭要“伴菜而吃”,十分麻烦。但炀帝在扬州为官十年,他府上的扬州厨师将饭菜同锅制作,烹调出原始的扬州炒饭。炀帝登基后,御膳房为讨其欢心,一定也在饮食上下足了功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御厨们接受了越国公杨素府上厨子的建议,用蛋黄炒米饭,在蛋黄进入油锅后,迅速把米饭倒入,让蛋黄裹之,形成“金裹银”的炒饭改良品种,这也被文人们称之为“金玉之食”。外表看,根本不见大米的影子,但入口后,色香味俱全。这显然会令炀帝食欲大增,龙颜大悦。这样的炒制做法后来随着炀帝南方巡游传至运河沿线各地。
学者徐金星说,西晋末年,由于战乱,五胡乱华,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将整个中原文化带到南方。这是包括扬州炒饭在内的中原餐饮文化后来席卷江、浙、闽、粤等诸多南方地区的历史原因。
张元纯大胆地推测并提出,如果说运河沿线的纤夫们所食的炒饭只能算低档版本的扬州炒饭的话,“金裹银”无疑是高档炒饭的发轫,也可认为是扬州炒饭具备宫廷血统的观点佐证。
大型粮仓提供发展温床
在洛阳期间,我们驱车探访著名的含嘉仓。此仓是隋唐时期大型国家粮仓之一,主要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含嘉仓,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1971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含嘉仓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现已在仓城内探出密集且有秩序排列的地下粮窖287座。根据对160号窖的炭化考古推算,一窖应有25万公斤。公元749年,含嘉仓储粮总量达到580万石,是全国著名的大型官仓。
我们走近含嘉仓第160号窖,只见该窖从地上挖至地下十多米深,巨大无比,洛阳大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李永强介绍说,根据遗址中出土的铭砖显示:仓内储存着糙米、粟、粳、小豆等,颗粒清晰可辨。粮入窖时,要将储粮的时间、数量、品种、来源、仓窖位置及授领粮食的官员姓名,都要刻于铭砖上,放置于窖中。其来源,有苏州、扬州、徐州、楚州、润州等地,而仓粮皆通过大运河运来。
存量之大、存贮便利,以及粳米的出现,为扬州炒饭在当时首都洛阳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切可能的便利与温床。
历史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之处:炀帝的最后岁月是在扬州度过的,最后他葬身扬州,一捧黄土成为帝陵。从此宫廷之风蔓延民间,最终使“扬州炒饭”飞入寻常百姓家。